“中韩陆海联运+中欧班列” 助力破解传统亚欧海上运输瓶颈
图为:海关关员对过境集装箱施加关锁 肖红光/摄
近日,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16个集装箱的过境汽车配件搭乘“新金桥V”号中韩班轮抵达青岛大港口岸,经过海关监管后,这批配件再以公路方式运输至西安,最终将通过中欧班列继续前往欧洲的旅程。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条物流线路,以陆海联运替代了原本的海运,大幅节省了运输时间和成本,提升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前我们通过传统的海运方式把货物运输至欧洲,通常需要大约35天左右,2024年以来,随着海运成本持续上升,运费至少提高了50%。”山东泛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报关经理张云鹏表示,“现在,通过中韩陆海联运结合中欧班列,我们预计整个运输时间可以缩短至30天左右,而且汽车运输阶段的选择更加灵活,极大缓解了物流压力。”
通过中韩陆海联运与中欧班列的结合,青岛大港海关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高效、通畅的物流通道,有效应对了海运费暴涨带来的挑战,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了力量。此外,青岛大港海关还与中转地和出境地的海关建立了“一对一”联系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货物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转运效率。
青岛大港海关物流监管科科长刘兵进一步解释了这一新物流模式的优势:“传统的亚欧海运航线,从去年以来航程时间大幅延长,海运时间平均延长10天左右,而且保险费用和其他附加费用也显著增加,部分航线海运费已经涨至5000美元/40GP。通过中韩陆海联运和中欧班列,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开辟陆上新通道,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运输方式和更短的运输时间。”
这一变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快的资金周转和更低的运营风险。“物流新通道使我们可以承接更多国际运输业务,节省下来的时间和成本,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利润空间,也提升了我们的市场响应速度,增强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张云鹏补充道。
青岛海关高度关注辖区口岸物流态势,密切关注并研判口岸物流形势变化,及时了解掌握进出口企业相关困难诉求,提供“一企一策”服务指导,保障企业通关便利,提升口岸物流运行效率。下一步,青岛海关将继续打造口岸智慧物流体系,改进监管模式,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李琳、郭光/文)